孟浪舟行悔起初1,無端一擲葬江魚2。為思生寄死歸3語,危坐翻披性理書4(予舟中無事,常翻看《太極圖》、《通書》5,故云。)。
【題解】
本詩為七言絕句,收入《全臺詩》第壹冊。陳璸在康熙年間擔任臺灣縣令,此詩是陳璸任臺灣縣令官滿之後,準備啟航離臺,船出鹿耳門之後遇風浪,心生驚嚇之餘所寫的詩。詩題中的「行取」,乃舊時地方州縣官員,若治績良好,才能出眾者,由朝廷行文調職京師,稱為「行取」。陳璸因為擔任縣令期間治績良好,因此調任四川提學道,在船出鹿耳門時,險遭海難。詩題中的口占,則是口中唸出而不用筆墨起草的詩文,稱為「口占」。在此詩一開始寫到,初出鹿耳門遇到風浪險些遭難時,陳璸便浮現「孟浪舟行」,沒有經過評估氣候海潮便冒然出海,差一點就葬身魚腹。但是轉念一想,死生有命,因此他想起諸多性理書中一再提到生寄死歸的思想,以此自安,因此在面臨危險時,也能履險如夷,氣定神閒。
【作者】
陳璸(1656-1718)
【注釋】
1. 孟浪舟行悔起初:孟浪,形容舉止魯莽輕率。起初,最初、剛開始的時候。
2. 無端一擲葬江魚:無端,沒來由。一擲,孤注一擲的簡稱,賭博時,傾其所有而下注,由一擲來決勝負,希望最後能贏錢,其後比喻危急時投入全部力量,作最後的冒險行動。葬江魚,發生海難,身死海中成為江魚的食物。
3. 生寄死歸:視生如寄,視死如歸,表示豁達之辭。
4. 危坐翻披性理書:危坐,挺直身軀端坐。翻披,翻書閱讀。性理書,即《性理大全》,明胡廣等四十二人奉敕編撰,為宋代理學著作與理學家言論的彙編。
5. 《太極圖》、《通書》:此二書均是北宋周敦頤所作,由南宋朱熹整理注解並出版,此二書也就是此詩詩句中所謂的性理之書。
(陳家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