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宦1無功已自羞,那堪別緒更綢繆2。簡書祇許三年住3,去志難將十日留4。
重疊雲山當客路5,迷離煙樹繞新愁6。牽衣稚子痴於我7,錯把周侯作細侯8。
【題解】
本詩為七言律詩,收入《全臺詩》第壹冊。詩題中的「羅山」,便是「諸羅山」的簡稱。周鍾瑄擔任諸羅縣令三年,任滿將歸,因作此詩誌別。詩中謙稱自己無功於縣令一職,但是離情依依,別緒綢繆,使得周鍾瑄於卸官之際,亦不忍離去。頷聯寫出任期將滿,雖與當地友朋有十日之飲,也無法使離去之志稍有停留。腹聯則寫即將啟程的旅途所見,應是雲山和煙樹,也帶有離情愁緒。最後則是寫周鍾瑄有功於諸羅縣,其政績連童稚均知,但是周鍾瑄卻謙稱這是當地縣民的錯愛,自己與郭伋相比,遠遠不如。
【作者】
周鍾瑄(1671-1763)
【注釋】
1. 從宦:擔任官職以來。
2. 那堪別緒更綢繆:堪,承受、忍受。別緒,離別情緒。綢繆,親密、纏綿。
3. 簡書祇許三年住:簡書,秦漢以前無紙,古人將文字書寫於竹簡上,稱為「簡書」,後泛指文書、信函,此處指任官的派任令。此句指周鍾瑄任諸羅縣令僅有三年任期,因此在諸羅縣只能停留三年,任滿便須離職。
4. 去志難將十日留:去志,離去的念頭想法。十日,「十日飲」的簡寫,朋友間連日相聚暢飲,稱為十日飲。此句可解釋為十日之飲難將去志留住,亦即卸官歸去之期限,不因十日之飲而停留。
5. 重疊雲山當客路:雲山,高聳入雲之山。當,正當、面對。客路,旅途。此句指旅途中即將面對重疊不斷的雲山。
6. 迷離煙樹繞新愁:迷離,模糊難以分辨的樣子。煙樹,雲氣繚繞的樹木或樹林。
7. 牽衣稚子痴於我:稚子,兒童。痴,專情、迷戀。此句指稚子牽周鍾瑄衣,不忍其離去,乃是痴愛周鍾瑄。
8. 錯把周侯作細侯:周侯,周鍾瑄自稱。細侯,指東漢郭伋,郭伋,字細侯,歷任漁陽太守、潁川太守、并州太守,有政績,所至縣邑,老幼歡迎,至西河任官時,有兒童數百各騎竹馬,道次迎拜。此聯意思指自己不如郭伋擔任太守時有德政,雖然兒童牽衣道迎,依依不捨,不過那是因為兒童們愛戴周鍾瑄,而不是因為他在諸羅縣令上有德政的關係。
(陳家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