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東各處,土曠1而沃。勸爾居民,各求富足。多開荒地2,多種五穀3,多養牛羊,多栽竹木。利用厚生4,以資富足。毋吸鴉片5,嚴禁賭博6。力戒惰游7,庶免8窮蹙9。早完錢糧10,無待催促。無論民番11,共敦和睦。毋相尋仇,以全族類。各安生業12,各除惡俗。勉為善良,毋違特告。
【題解】
本詩為四言古詩,收入胡傳《臺灣日記與稟啟》。胡傳字鐵花,為知名學者胡適之父。胡傳在光緒18年(1892)來臺,不久便擔任「全臺營務處總巡」,考察臺灣防務。以半年的時間走遍全臺,勤於政務,考察防務設施與訓練情形,並擔任「臺南鹽務總局提調」,總理臺南鹽務。胡傳後來在光緒19年(1893)擔任「代理臺東直隸州知州」,並兼任「鎮海後軍各營」統領,任職期間大力掃蕩鴉片,對於國人健康十分重視。後於乙未割臺時,奉命內渡中國。著有《臺灣日記與稟啟》,為其在臺日記與遊臺記錄,對於臺灣地理與人文有詳細的介紹。
本詩內容為敘述胡傳擔任「代理臺東直隸州知州」,並兼任「鎮海後軍各營」統領期間掃蕩鴉片的經過,並期許百姓嚴禁賭博等惡習,族群之間應和睦相處,用心於開墾良田,以利於社會百姓。
【作者】
胡傳(1841-1895)胡傳(1841-1895),字鐵花,號鈍夫,安徽績溪人。同治9年(1870)以歲貢就職訓導。後經保奏,以直隸知州補用,分發江蘇。光緒18 年(1892)2月來臺,3 月奉巡撫邵友濂委派,赴大嵙崁內山察看前線軍情地勢。不久,擔任全臺營務處總巡、臺南鹽務總局提調。光緒19 年(1893)5月,委代臺東直隸州知州,不久又統領鎮後海軍,足跡深入臺島各地,對臺灣撫番政策利弊得失知之甚深,對清廷開山撫番的政策極不贊同。在臺期間,有稟啟存稿、日記,並編有《臺東州采訪冊》。其子胡適為中國近代史上著名史學家、思想家。
【注釋】
1. 土曠:土地寬廣。
2. 荒地:未經開墾的土地。
3. 五榖:一般的說法是指「稻」、「黍」、「稷」(粟)、「麥」、「菽」(大豆)。
4. 利用厚生:即所謂利用以阜財,厚生以養民。泛指善政之意。
5. 鴉片:又稱「阿片」,是一種以嬰粟花提煉的有毒物品,經常使用會上癮。
6. 賭博:以金錢為賭注,雙方經遊戲方式而爭勝負的一種不正當遊戲。
7. 惰游:游手好閒。
8. 庶免:或許可以避免。
9. 窮蹙:蹙,音ㄘㄨˋ,生活困頓。
10. 早完錢糧:意指錢糧等稅賦,應及早完納。
11. 民番:指漢民與番民。
12. 生業:謀生的職業。
【延伸閱讀】
1. 許廷崙〈戒鴉片歌〉,《全臺詩》第伍冊。
2. 施鈺〈耕讀篇〉,《全臺詩》第伍冊。
3. 吳玉麟〈臺灣雜詩〉二十首之十三,《全臺詩》第參冊。
(陳鍾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