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樹濃陰盛暑天,出林檨子1 最新鮮。
島人豔說2 蓬萊醬,誰是蓬萊籍裏仙3。
【題解】
本詩為七言絕句,收入《全臺詩》第捌冊。選自〈臺灣雜詠〉三十二首之二十六,詩中所詠的蓬萊醬,將臺灣土芒果的果肉切片後,加糖、鹽醃漬而成,久放風味絕佳,可直接生吃,當做料理佐醬亦可,酸酸甜甜,如橘醬的味道,與今日俗稱「芒果青」(情人果)相當。清代臺灣二百年來常以蓬萊醬為美食,以鼓舞、勉勵未被選任館職的士子舉人,可見其於當時社會是一道高級佳餚。芒果原產於印度,據研究顯示,臺灣芒果約於1651 年由荷蘭人從日本、爪哇等地引入,清代臺灣文獻中,芒果的別名有「檬果」、「番檨」、「香檨」、「肉檨」、「木檨」、「黃檨」、「番蒜」、「番杏」、「檨仔」…等,在本詩中,製成蓬萊醬的土芒果,俗稱「土檨仔」,果形較小,果肉薄,香氣襲人,與現今常見的芒果種類大為不同,「芒果青」在今日已經沒那麼流行,而蓬萊醬在當時的地位應與今日芒果冰的風靡程度差不多,連來臺的遊宦都不禁深深羨慕臺灣島民有這等口福。
【作者】
王凱泰(1823-1875),見〈臺灣雜詠三十二首選二〉。
【注釋】
1. 檨子:檨,音ㄕㄜ,指臺灣土芒果。芒果引進臺灣後,漸被馴化適合臺灣南部的風土,植株高大可達10 公尺以上,新梢紅色,花穗金黃色,壽命長達一百年,植株抗病蟲害強,豐產,耐旱,果實具有濃郁的香味,種子大,果肉薄為其最大缺點。
2. 豔說:艷羨的評說、志得意滿的說著。
3. 誰是蓬萊籍裏仙:臺灣古稱蓬萊仙島,只有住在仙島上的神仙島民,才有機會食用到蓬萊醬這般珍饈美味。
【延伸閱讀】
1. 孫爾準〈臺陽雜詠〉八首之四,《全臺詩》第參冊。
2. 朱仕玠〈尸位學署岑寂無聊泛泛隨流跡近漁父每有聞見輒宣謳詠因名瀛涯漁唱〉一百首之十,《全臺詩》第貳冊。
3. 謝金鑾〈檨〉二首之一,《全臺詩》第參冊。
(王惠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