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城連塞亙西秦1,胡地山川不見春。自嘆半生徒哺餟2,偏來萬里學勞人3。
當場面目真還假,入世功名假作真。尚幸此身松柏性4,風霜歷鍊倍精神。
【題解】
本詩為七言律詩,收入《全臺詩》第玖冊。此詩作於李望洋到任甘肅第二年(1873)。詩作將來到北地所見到的風景,與臺灣迥然不同。蘭州城橫亙於黃河岸,處上游處,是甘肅河谷盆地的要塞之地,自古是政經與軍事重鎮。地處北疆,春天氣候不明顯,山川仍是冰封的情況。而李望洋從同治10年(1871)任甘肅試用知縣後,於11年(1872)春出發,歷經半年來到甘肅就任,歷經千辛萬苦,只為能一展胸中抱負。卻發現官場浮沉,人心險惡,真真假假,實難辨別。因此有感於自身的遭遇,而作此詩。
詩中雖言自己遭遇險阻,半生徒然,案牘勞形等情況,但秉性君子,譬如松柏後凋於歲寒,不論是心理上與生理上所遇到的風霜,李望洋都視為磨練,更加強自己在公務上的幹勁。此作可說是李氏勉勵自己,越有風雨,越要前進的勵志詩。
【作者】
李望洋(1829-1901)
【注釋】
1. 金城連塞亙西秦:金城,蘭州別稱,唐初置蘭州,天寶中改為金城郡,乾元元年(758年)復改為蘭州。西秦,甘肅。此句指蘭洲地勢險要,連綿橫亙,為甘肅地區要塞。
2. 哺餟:音ㄅㄨˇ ㄓㄨㄟˋ,即餔糟醊醨,吃酒糟,喝薄酒,追求一醉。愈屈志從俗,隨波逐流,典出《楚辭・漁父》:「眾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醊其醨」。
3. 學勞人:學做勞苦之人。
4. 松柏性:松柏,為志操貞節的象徵。松柏性指君子之德性。
【延伸閱讀】
1. 陳鳳昌〈感懷〉,《全臺詩》第拾陸冊。
2. 林朝崧〈歲暮感懷三疊幼春韻〉,《全臺詩》第貳拾柒冊。
(王嘉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