稚孫學校歸,入門問飯熟。道是飢難當,捧碗自盛粥。入口忽皺眉,咄咄1嫌無肉。吁嗟此何時,尚思果汝腹。國家值艱危,人情輒反覆。物價日昂騰,典衣盡衣簏2。我家有數口,平素無積蓄。汝祖年尤邁,今已七十六。背負與肩挑3,衰老力不足。諸稅日增加,稅吏頻催促。無金可納稅,定必受恥辱。勉力以奉公,毋寧儉且樸。汝性非愚頑,有書須勤讀。立志便成功,不難遂所欲。稚孫頗解事4,收淚張兩目。
【題解】
本詩為五言古詩,收入《全臺詩》第貳拾肆冊。「稚孫」係指施景明,為施梅樵養孫。這首詩作於施梅樵76歲時,當時施景明已13歲。詩中提到孫兒下課回家,因為饑餓難耐,自己盛粥食用,但又嫌配菜沒有肉,而有一番哭鬧。作者在這裡感嘆時局動盪,物價上揚,家中沒有積蓄,又有許多家人要養,自己年紀老邁,無法從事粗重工作,加上必須繳交稅金,負擔極重。因此希望孫子可以力守儉樸,用功讀書。詩末對於孫兒能了解其一番苦心而頗感欣慰。這首詩雖是以「稚孫」為主角,但旁及「國家值艱危」、「物價日昂騰」、「諸稅日增加」及「稅吏貧催促」的社會實況,也寫出詩人必須身負家計的辛苦。
【作者】
施梅樵(1870-1949)。
【注釋】
1. 咄咄:感嘆聲、驚怪聲,後用來表示氣勢很盛。
2. 典衣盡衣簏:盡,空。簏,音ㄌㄨˋ,竹子編成的箱子。指衣櫃的衣服典當一空。
3. 背負與肩挑:以肩挑擔,以背馱負。指從事苦力生活。
4. 解事:曉事、懂事。
【延伸閱讀】
1. 鄭用錫,〈小孫放風箏志勗〉,《全臺詩》第六冊。
2. 施菼,〈丙午(1906)孟秋熊孫周歲戲詠〉。
(薛建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