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小名心薄1,家居畏遠游2。妻孥為我累3,島嶼至今留4。
蠻語漸隨俗5,越吟難寫愁6。多情伴無睡7,惟有月當頭。
【題解】
本詩為五言律詩,收入《全臺詩》第伍冊。劉家謀字芑川,所以詩題的筠川,應當是他的同父兄弟或是堂兄弟。這首詩為八首組詩的第一首,前四句寫來臺灣擔任學官的原因,不是因為有雄心壯志,而是因為經濟的因素。因為看淡聲名,所以劉家謀不喜遠行而甘願待在故鄉家中,不過為了擔負起養家活口的責任,為了飽妻活子,他只好來臺灣擔任府訓導的學官。劉家謀為福建侯官人,侯官縣在清時屬福州府,講的是福州話,語言屬屬閩東語侯官片,與臺灣多是泉州府、漳州府移民所操持的閩南話不同。因此劉家謀在詩中感嘆來到臺灣聽到的是「蠻語」,自己與居民溝通上,剛開始可能有些困難,不過最後也習慣了,大概也能聽得懂和講一些臺灣居民所操持的閩南話。「越吟難寫愁」雖然用了莊舄病中思鄉而發出越吟的典故,不過,在此詩的脈絡解讀,應該是指自己就算寫詩也無法排除愁悶。此詩最後則寫因思念家鄉,還有思念弟弟而失眠,多情乃多愁,只好看著庭午朗月,以稍解思鄉之情。
【作者】
劉家謀(1814-1853)
【注釋】
1. 名心薄:淡泊名利,不追求身外的聲名。
2. 家居畏遠游:家居,居住在家鄉。遠游,遠行。
3. 妻孥為我累:妻孥,妻子和子女。累,累贅、負擔。
4. 島嶼至今留:至今留在臺灣島內。
5. 蠻語漸隨俗:蠻語,南方少數民族的語言。漸隨俗,指逐漸聽得懂臺灣流通的語言。
6. 越吟難寫愁:越吟,莊舄本是戰國時越國人,雖然在楚國作官,但於病中,卻仍思念故國,發出越聲呻吟,此處越吟應是指寫詩。難寫愁,難以宣泄愁緒。
7. 無睡:無眠、失眠。
(陳家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