噫嘻異哉1,道旁李纖兒2,相顧附如蟻3。那知有刺礙行人,飢不可食苦而已。
去年當道李一株,粗枝大葉垂通衢4。猶知廉士分其半,奈為蠐螬災乃膚5。
移花接木感今昔6,何來苦李深根植。惡木有枝不可息7,莫怪蠐螬食其實8。
【題解】
本詩為古體詩,收入《全臺詩》第玖冊。此詩用「道旁苦李」的典故,魏晉時期,王戎七歲時,曾經同友人看見路邊有李樹,結了許多李子。王戎的友人都爭先恐後地去摘。只有王戎沒有動靜。有人問其為何不去摘?王戎答道:「這樹長在大路旁,還有這麼多李子,定是苦李。」後印證果然是這樣。
林豪轉化此典故,用以移花接木,借古諷今。本「道旁苦李」是指人要具有思辨能力,能觀察事物。林豪提到為何苦李樹能深根蒂固,深植土壤之中,就是因為其有刺,民眾無法於此歇息。「道旁苦李」後引申為無用的人事物,林豪認為此亦為苦李自身的選擇,讓人無法親近,而導致蠐螬侵蝕。苦李有刺象徵士人的傲氣節霜,不但不能幫苦李一展報負,讓廉士所用,反而使奸小(蠐螬)侵犯其身,導致衰敗。
【作者】
林豪(1831-1918)
【注釋】
1. 噫嘻異哉:噫嘻,悲嘆聲。異哉,好奇怪。
2. 李纖兒:指樹上的李子。
3. 相顧附如蟻:樹上結的李子,互相接連有如螞蟻行走時密集貌。
4. 通衢:衢,音ㄑㄩˊ,道路。通衢,四通八達的道路。
5. 奈為蠐螬災乃膚:蠐螬,音ㄑㄧˊ ㄘㄠˊ,金龜子的幼蟲。長寸許,體肥色白,以背滾行,觸物即蜷曲。生活於土中,以植物的根莖為食,常危害農作物。亦稱為「土蠶」。此句為怎奈蠐螬傷害苦李樹皮。
6. 移花接木感今昔:以移花接木之典故來轉化,感嘆古今。
7. 惡木有枝不可息:惡木,低下卑劣的樹木。典出陸機〈猛虎行〉:「熱不息惡木蔭。」此句意指卑賤的樹木,不可以在底下休息乘涼。
8. 莫怪蠐螬食其實:不要怪蠐螬吃掉這些李子。
【延伸閱讀】
1. 沈光文〈葛衣吟〉,《全臺詩》第壹冊。
2. 張湄〈秋雨吟〉,《全臺詩》第貳冊。
(王嘉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