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魯閣生蕃
作者:顏雲年
大魯凶巢等百牢1,不歸皇化自奔逃2。可憐人類非人
性3,第一驚人逞利刀。
【題解】
本詩為七言絶句,收入《全臺詩》第貳拾捌冊。大魯閣生蕃,指的是散居在花蓮立霧溪和木瓜溪流域的原住民,原屬於泰雅族之一支,稱Truku,音譯為大魯閣或太魯閣。太魯閣族於在民國93年(2004)獲得正名,正式成為臺灣第12個原住民族群。本詩作者站在親日立場描寫大正3年(1914)當時總督佐久間左馬太親自指揮,討伐太魯閣番事件。日方以優勢的現代化軍隊、武器槍砲對付使用傳統獵槍、弓箭、山刀的太魯閣戰士,因兵力懸殊,番民死傷慘重,終被迫遷居投降,事件記載於楢崎太郎編著之《太魯閣蕃討伐誌》。雖然太魯閣族慘遭滅族屠害,但在日人主導宣傳下,反被說成是泯滅人性逞凶殺人的生番,真是情何以堪!歷史往往由強勢者詮釋的例子由此可見一斑。
【作者】
顏雲年(1874-1923)
【注釋】
1.大魯凶巢等百牢:百牢,指險要之地。清代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陝西五.漢中府》記載:「百牢關,在州西南,隋開皇中置,以蜀路險,號曰百牢也。」此句言大魯閣番居住在十分險要的山區。
2.不歸皇化自奔逃:此句言番民不服從日人的管理、同化而奔逃反抗。
3.可憐人類非人性:指控番民沒人性。
【延伸閱讀】
1.黃守謙〈暴風雨行〉,《全臺詩》第貳拾冊。
2.李石鯨〈前入山吟送王君雲滄遊大魯閣〉,《詩報》63期, 1933年7月15日。
(向麗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