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後烽烟1跡欲無,百年長計2在皇謨3。節旄4銜命5辭魏闕6,去見南洋新版圖7。
【題解】
本詩為七言絕句,收入禮謙〈伊藤博文詠臺灣詩〉,《臺北文物》10卷2期。此詩作於伊藤博文奉命來臺探視,明治維新後首度擁有的殖民地臺灣,旅程途中。臺灣經過乙未割臺戰役後,在1896年初臺北地區雖然仍有簡大獅、陳秋菊、詹振等抗日活動,但已無法動搖日本的統治。伊藤博文來臺視察,留下這首作品。
從作品中可以看出,日本統治者對臺灣這塊新領土期待興奮的心情,臺灣為伊藤博文從明治維新以來,大敗清國所得到的首塊殖民地。這也意味著日本成為世界列強的一份子,對於明治維新推動有著重要代表的象徵意義。
【作者】
伊藤博文(1841-1909),日本近代政治家,首任日本內閣總理大臣,明治維新元老。幼名利助,字俊輔,號春畝、滄浪閣主人。早年曾入吉田松陰創辦的松下村塾學習,並與井上馨等人前往英國,進入倫敦大學學院學習。回到日本後,反對幕府統治,主張「開國進取」。
明治維新成功後,在木戶孝允、大久保利通和細田道一的領導下負責處理外交事務。歷任外國事務局交涉員、判事,兵庫縣知事,會計官權判事,大藏少輔兼民部少輔,工部大輔等職。1885年12月建議廢除太政官制,實行內閣制,出任首屆內閣總理大臣兼宮內大臣,並開始起草憲法的任務。被譽為「明治憲法之父」。1894年,伊藤博文參與策劃侵略朝鮮和清日甲午戰爭,戰後與清廷簽訂《馬關條約》。1896年,伊藤博文為臺灣樟樹灣隧道(現今臺北南港隧道)親題「開物成務」四字。伊藤博文為逼迫清廷將臺灣割讓給日本的主要人物。
【注釋】
1. 烽烟:烽火燧煙,代稱戰爭。此處是指臺灣地區因為不服日人統治所爆發的大小戰役。
2. 長計:遠大的策略、方法。
3. 皇謨:謨,策略、謀劃。皇謨指明治天皇的謀劃。
4. 節旄:繫於竿首的犛牛尾,為天子賜給使者的信物。由此可知伊藤博文此次南巡是奉天皇之命。
5. 銜命:奉命。
6. 魏闕:古代宮門外的闕門,為懸示法令的地方。後亦作為朝廷的代稱。
7. 南洋新版圖:指臺灣。
【延伸閱讀】
1. 伊藤博文〈臺北旅館喜雨詩〉,禮謙《伊藤博文詠臺灣詩》。
(王嘉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