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陽雜詠二十四首之十九
為探煤穴入林深煤礦在八斗山1,買到鋼鑽已萬金2鑿山鋼鑽等器購自外洋,計值二萬餘金。鑿井真教施鬼斧延洋人翟薩為煤師,鑿井深二十餘丈,醫貧爭幸得神鍼3。經營欲啟千年利,窺伺能防萬里4心。更有磺油5堪採取硫磺、礦油,均擬用機器採取。硫磺山在金包裡,礦油在淡水牛鬥山下,山中生計待搜尋。
【題解】
本詩為七言絕句,收入《全臺詩》第捌冊。清道光27 年(1847)南京條約簽訂後,臺灣北部山區的煤礦受到英、美、法各國的覬覦,1863 年雞籠港成為通商口岸後,外國船隻停靠需要補給大量的煤炭,清廷採取消極應對的方式,各國便屢次引發涉外事件,以增加與清廷談判的籌碼,然而採煤必須仰賴西方先進的儀器設備與專業的鑿山技術,清朝政府無力開採,直到光緒元年(1875)才正式聘任英國人為技師,探勘煤穴和礦脈,並花費巨資,購買鑿山鋼鑽,於八斗子成立第一座西式官辦採煤場、煤務局,後來由於管理不當的關係,每年虧損高達十萬兩,1891 年便停止營運。其中1885 年清法戰爭的肇因也跟基隆煤礦相關。由於清廷在臺灣採硫磺成效頗佳,所以採煤礦應該也不難,但事實證明,即使擁有技術和資金,而執政者觀念保守,不諳國際情勢變化,也沒有管理制度,終於還是徒勞無功。
【作者】
何澂(1834 ? -1888),見〈臺陽雜詠二十四首之二十二〉。
【注釋】
1. 八斗山:海拔約360 公尺,位於新北市萬里區,上有磺潭觀海步道,可觀見外海。
2. 買到鋼鑽已萬金:事見光緒元年(1875)6 月18 日〈臺北議購開煤機器片〉沈葆楨奏摺,臺灣道夏獻綸奏請購買鑿山機具,雇用英國煤師翟薩,在雞籠荖寮坑鑽探煤穴,1876 年10 月11 日正式以機器採煤,西式官煤廠設立於八斗子。
3. 神鍼:鍼,音ㄓㄣ,以砭石為材質的醫療用具。意謂開採煤礦所得到的利潤,可以改善國家財政困難,若真的成功,就彷彿神仙下凡,化腐朽為神奇。
4. 萬里:原指新北市萬里區,此暗喻遠在天邊的美國和英國,由於1863 年雞籠為通商口岸,各國船隻停靠臺港,必須補充煤炭當輪船的燃料,但清廷遲遲沒有大刀闊斧地整辦煤務,致使英國、美國不斷利用涉外事件,逼使清廷讓出煤務的主導權。
5. 磺油:硫磺溫泉流出的乳白色泡沫,可做磺油,又稱湯花,治療皮膚病有奇效,臺北草山溫泉源出七星山,故有七星湯花之稱。
【延伸閱讀】
1. 劉育英〈臺北竹枝詞〉,《全臺詩》第拾貳冊。
2. 許鑾〈基隆山〉,《全臺詩》第拾貳冊。
3. 羅秀惠〈湯花謠〉,《全臺詩》第拾陸冊。
(王惠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