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社雜詠二十四首之九
地闢年來少鹿場1,焚林2設阱兩堪傷。
擒生翦耳如黃犢3,相逐平原互鬥強。(捕鹿)
【題解】
本詩為七言絕句,收入《全臺詩》第壹冊。詩中原住民所捕的鹿即臺灣梅花鹿,為臺灣特有亞種,背上有白色梅花斑得名,身長約150 公分,公鹿有角,母鹿無角,短日照、季節性生殖的群居動物。目前臺灣僅剩臺北市立動物園和金門農畜所尚可見純種梅花鹿,而墾丁國家公園和綠島民眾馴養的梅花鹿,則為人工復育野放的品種。捕鹿原為早期原住民日常例行性的活動,僅為提供生活所需,荷、西殖民臺灣以後,至漢人大量移民來臺,由於鹿皮市場需求與日俱增,迫使原住民使用「火焚法」,大量捕鹿與平地人交易,成為原住民的集體性的重大經濟活動,名為「出草」,導致梅花鹿的棲息地遭到破壞,生態失衡,濫捕的結果使得鹿群瀕臨絕種,成為保育議題的一大浩劫。
【作者】
黃叔璥(1666-1742),字玉圃,晚號篤齋,河北大興縣(今北京市)人。康熙38 年(1699)舉人,48 年(1709)進士。治學推崇朱熹,以誠敬篤實著稱。曾任湖廣道御史、浙江道御使等職。康熙61 年(1722)朱一貴事件平定,即以首任巡臺御史身分渡臺,致力安輯流亡,並能博采輿論,置縣殖墾,尤其關注臺灣原住民處境,加強地方建設。公餘常巡行各地,考察形勢與風俗。雍正元年(1723)秩滿,奉旨留任一年,將在臺觀察所得,輯為〈海疆十要〉。著《臺海使槎錄》,內分〈赤嵌筆談〉、〈番俗六考〉、〈番俗雜記〉,記述臺灣史事、形勝、風物以及山地原住民習俗,與郁永河《裨海紀遊》被譽為清領時期臺灣遊記雙璧。另有《南征紀程》、《南臺舊聞》、《中州金石考》、《廣字義》、《近思錄集朱》諸作。
【注釋】
1. 鹿場:臺灣梅花鹿的棲息地。場上多長滿了丈餘高的荒草,一望無際,使鹿群得到絕佳的遮蔽性。據黃叔璥《臺海使槎錄》卷八〈番俗雜記〉記載,清代鹿場僅限原住民入內捕獵,漢人不得私自進入,違禁者,可以送官究辦。
2. 焚林:原住民捕鹿時,採用「火焚法」。先研判風向,將鹿場的三面草場點火燃燒,只留下一面當做出口,待鹿群從出口處奔逃而出,原住民負弓持鏢予以圍捕,大有斬獲,但環境生態因此遭到破壞,鹿群繁殖不易,也產生保育危機。
3. 黃犢:犢,音ㄉㄨ ˊ,初生的小牛,此指被捕獵到的梅花鹿,鹿耳被割掉後,外觀儼然像剛出生的小黃牛一樣。
【延伸閱讀】
1. 范咸〈三疊臺江雜詠〉十二首之九,《全臺詩》第貳冊。
2. 吳廷華〈社寮雜詩〉二十首之八,《全臺詩》第貳冊。
3. 黃叔璥〈番社雜詠〉二十四首(社餉),《全臺詩》第壹冊。
(王惠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