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臺東到基隆舟中得二絕句二首之二
船自三仙臺畔1回。
蓬萊2曉色3眼前開。
拍舷波浪亂如雪。
笑見巨鼇4橫海來。
【題解】
本詩為七言絕句,載於《臺灣日日新報》,昭和4年(1929)3月28日。本作寫於臺東前往基隆的航程中,詩中記錄船隻的出航地,以及沿途所見海上景致,如海上晨曦、浪拍船舷與眺望龜山島等。日治時期,臺灣東岸的交通網絡,尚未建設完成,人員與物資的進出,大多仰賴船運,詩中提到船隻由三仙臺畔出航,指的是「成廣澳灣」,即今日成功鎮小港,該港在日治時期,為臺東地區極為重要的聯外港口,戰後則由鄰近的成功港所替代。因此,本詩可謂是東海岸航運與「成廣澳灣」繁華年代的見證。
【作者】
尾崎秀真(1874-1949),字白水,號古村,日本岐阜縣人。曾擔任日本《醫海時報》、《新少年》、《少國民》、《報知新聞》編輯、主筆、記者。明治34年(1901)赴臺,曾任《臺灣日日新報》記者兼漢文版主筆;大正11年(1922)退職,轉任臺灣總督府史料編纂委員會編纂;昭和5年(1931)出版《臺灣史料集成――臺灣文化三百年》。6年(1932)受聘為「史蹟名勝天然紀念物調查會」委員,實地考察澎湖之史蹟名勝,進而調查全臺,並於昭和9年(1935)出版《臺灣文化史說》。此外,曾任私立臺北中學校長,在臺長達四十餘年,活躍於臺日文人書畫界,對於臺灣的中學教育、臺灣的傳統書畫與東洋畫創作推廣,貢獻很大。
【注釋】
1. 三仙臺畔:三仙臺,即臺東成功鎮北方的三仙臺嶼,因島上有三座巨岩聳立而得名。三仙臺畔指的是「成廣澳灣」,即今日成功鎮小港,日治時為臺東主要港口。
2. 蓬萊:即蓬萊山,為古代傳說中的神山名,此借指臺灣而言。
3. 曉色:拂曉時的天色。
4. 巨鼇:鼇,音ㄠˊ,神話中,背能負山的海中大鱉或大龜。此處以巨鼇借指龜山島。
【延伸閱讀】
1. 尾崎秀真〈自臺東到基隆舟中得二絕句•其一〉,《臺灣日日新報》,1929年3月28日,4版。
2. 尾崎秀真〈海岸蕃社往往見金髮碧眼女兒蓋紅毛混血種也〉,《臺灣日日新報》,1929年3月28日,4版。
(張明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