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途多荊棘,吾欲向誰親?高臥為長策,孤栖是逸民1。洞虛花寫影,樹靜月窺人。趺坐2如禪相,爨虛3未我貧。食魚羞看鋏4,
漉酒好將巾5。始覺書生拙,空懷百戰身。
【題解】
本詩為五言排律,收入《全臺詩》第貳冊。乃鳳山縣文人卓夢采躲避朱一貴事件而隱居鼓山之作。鼓山又名打鼓山、打狗山、埋金山。此詩首聯描寫世路艱困,作者曾註:「辛丑(1721)賊陷縣,予逃鼓山避禍,匝月乃歸。」三、四句說明為避亂而隱居山林的抉擇;五、六句進而描寫山林景致;七、八句寫學禪靜坐以養性,以及現實層面的絕糧斷炊,故而安於困頓的情況。九、十句描寫與同居於當地的居民,下海捕魚共食之生活景況;末兩句則感嘆書生無用的無奈心情,全詩真情流露,誠懇動人。
【作者】
卓夢采(1679-1758),字狷夫,鳳山縣庠生。為人秉性溫良,孝友方正,精通醫術濟世,詩文俱工。清康熙60年(1721)朱一貴起事,因慕卓夢采賢名而訪求之,卓氏再三堅辭不仕。後舉家避隱鼓山,且以財物賑濟親族鄰里。知縣陳志泰聞其行誼,曾贈「儒林芳標」匾襃揚之。卓夢采著名詩作如〈避寇鼓山〉、〈鳳岫春水〉、〈泮水荷香〉、〈半屏列嶂〉、〈龍目井泉〉……以描述當時鳳山縣景致為主,對左營、鼓山著墨亦多,為瞭解高雄歷史發展之重要史料之一。其生平與詩作於《重修鳳山縣志》、《鳳山縣采訪冊》史籍均有相關記載。
【注釋】
1. 逸民:即指隱居遁世者。
2. 趺坐:趺,音ㄈㄨ。即盤腿打坐之意。
3. 爨虛:爨,音ㄘㄨㄢˋ,竈也。意指竈中空無一物可烹煮。
4. 食魚羞看鋏:典出於《戰國策˙馮諼客孟嘗君》。表雖有出仕之意,但時勢所趨而避居於此。
5. 漉酒好將巾:即指以巾濾酒。典出於《宋書》卷九十三〈隱逸列傳‧ 陶潛〉「取頭上葛巾漉酒。」
【延伸閱讀】
1. 朱仕玠〈打鼓山〉,《全臺詩》第貳冊。
2. 許南英〈鼓山紀遊〉,《窺園留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