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英樓畔墮鞭多1,奈此張嬌李艷2何。一種冶遊3心各異,他人跳舞我狂歌。偎紅倚翠4春光好,醉舞奚愁玉山倒5。白晝公然不怕人,迴身宛轉向郎抱6。
【題解】
本詩為七言律詩,收入《仲衡詩集》。聚英樓是日治時期臺中知名酒樓之一,當時中部地區名流間送往迎來、接風洗塵,組合會員大會,乃至詩會活動,常假聚英樓舉行。1927年(昭和2年)5月29日,臺灣民眾黨全島會員大會於此舉行發會式,1935年4月11日中國駐日公使蔣作賓氏來臺中視察,也在聚英樓舉行歡迎宴,其位址於臺中市新富町通(約今三民路福音街、民權路之間)。林仲衡詩描寫在聚英樓看人跳舞,詩中批評光天化日之下,女郎與人摟來抱去,而醉翁之意亦不在酒,對此風氣頗不以為然。
1930年以後臺灣受歐美潮流影響,社會流行跳舞。媒體也常在討論跳舞到底是時代潮流、社交必須,抑或只是少數新潮男女的流行物,所以殖民政府一方面允許跳舞場之設立,另一方面各地保安課也起草跳舞取締規則加以規範。1934年臺中跳舞研究會成立,由林階堂、鄭松筠發起,當時在聚英樓舉行發起會儀式,此詩正可印證當時的時代風尚。
【作者】
林資銓(1877-1940),字仲衡,號壺隱,臺中霧峰人,為臺灣望族霧峰林家之後人。其祖父林文察、父親林朝棟,都是晚清著名的臺籍名將。資銓與其叔父林朝崧(字俊堂、號癡仙)、堂弟資修(字幼春、號南強),則皆以能詩揚名於日治初期臺灣詩壇,被美稱為「霧峰三傑」,而三人也同時列名櫟社「創社九老」之中。資銓於日本領臺初期(約1895-1905年間),曾輾轉滯留於中國大陸泉州、福州、上海、北京等地多年,其間一度赴日。1905年曾返臺,次年參與櫟社之創社之集會。其後再度東渡日本,於東京中央大學肄業,約於1909年返臺定居,此後則常出席櫟社活動。資銓雖出身豪門世家,早年漂泊中國大陸,面臨晚清動盪與臺灣割讓之巨大衝擊,其後轉赴日本求學,雖不無雄心,但終究無功而返,回臺定居後,亦無法尋求安身立命之道,難脫傳統文人之格局,而其晚年境遇淒苦,使其詩作充滿酸澀之悲,頗富感染力。代表作《仲衡詩集》,內容以記遊、寫景、詠史、詠物、酬唱為大宗。其中詠物尤具特色,除零星詠物之作,並有〈詠昆蟲二十首〉、〈吟香集〉等組詩,後者遍詠群花,多達百餘首。
【注釋】
1. 墜鞭:馬鞭掉下,指停留之意,典出白行簡〈李娃傳〉中滎陽鄭生初見李娃,徘徊不去,因而故意墜鞭,彼此凝睇含情,流露對李娃的好感。此處指聚英樓吸引聚集許多人士。
2. 張嬌李豔:指聚英樓中的舞女們各個爭奇鬥豔,吸引人們的目光。
3. 冶遊:即野游,指男女出外游樂,舊時為狎妓的代稱。
4. 偎紅倚翠:此指與美麗女子相依偎。
5. 玉山倒:本形容人酒醉欲倒之態,典出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容止》:「嵇叔夜之為人也,岩岩若孤松之獨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將崩。」此處指酒酣耳熱跳舞時身體搖搖欲墜。
6. 迴身宛轉向郎抱:迴身,轉身。此句指男女跳舞時身軀迴轉擁抱的樣子。
【延伸閱讀】
1. 林資銓〈觀跳舞感作〉,《仲衡詩集》。
2. 王竹修〈聚英旗亭席上吟〉,《詩報》,第258期:5頁,1941年10月20日。
3. 許文奎〈中秋夜聚英樓席上偶作即贈阿雪歌妓〉,《詩報》第98期(1935年2月1日)。
4. 林資修〈跳舞詞〉,《南強詩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