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慨看叢菊1,悲鳴聽斷鴻2。舊遊追薊北3,僻處困瀛東4。債與年俱積5,才隨境並窮6。幾多幽抑事7,抒寫向吟筒8。(其一)
戎馬親經後9,薪勞累病軀10。毀家寧左計11?報國效前驅12。我自輸人吝13,人咸笑我愚14。年來吟詠癖15,清興敗催租16。(其五)
【題解】
本組詩為五言律詩,收入《全臺詩》第柒冊。此詩為五首組詩中的二首。詩題〈秋齋雜感〉,乃是秋天在自己的書房心生感觸。在第一首中,林占梅感慨的是自己年華老去,困居臺灣僻處,有才難伸。這也是中國古典詩中「士悲秋」的傳統。林占梅在書齋之中,看到叢菊盛開、聽到斷鴻悲鳴,才驚覺秋天已至,而心生悲秋之念。頷聯則寫年少與岳父壯遊薊北之事,回思目前老大困於臺灣島僻處的境況,今衰昔壯,悲不自勝。接著寫年華逐漸老去,債務逐漸境加,才華與生活條件也一日不如一日,這些秋來令人感到傷心的事,林占梅只好將幽抑憤慨的情感,藉由詩作抒發。第二首寫自己帶領鄉勇經歷戰事,終於因辛勞而使病情加劇。接著他自省,毀家紓難之舉是否明智?奮勇前驅以報效國家是否適當?腹聯則寫自己與他人的對比,自己的忠肝義膽、家財輸國的行為,被吝嗇的人笑成是笨蛋,在這聯之中,林占梅一方面凸顯自己急公好義、九死無悔的志氣,也鄙視那些吝人,國家有難時不願為國家出力出錢,反而譏笑林占梅的忠義之舉。最後則寫,自己有詩癖,卻因要操持家業,四處收租,連寫詩的雅興也消磨殆盡。林占梅家大業大,在年少時又到中國遊覽,眼界甚高,而且一心追求中國內地的高雅文化,這一點,我們從他興建的潛園,仿傚中國園林,還有他養鶴買琴,大組吟社,便可見一斑。所以在他眼中,臺灣是偏僻的東灜,自己身處臺灣是有志難伸,所以他毀家紓國,為的是求得清庭的褒賞,帶兵平亂,也是希望自己不是只以一介商人的身分立足社會之上。林占梅的舉措,在某種程度上,似乎與《水滸傳》中河北玉麒麟盧俊義很像,同樣是有才華難以發揮的不甘寂寞之人。
【作者】
林占梅(1821-1868)
【注釋】
1. 感慨看叢菊:此句意思是指看到叢菊,不知不覺秋天已來到,因此心生感慨。
2. 悲鳴聽斷鴻:斷鴻,失群的孤雁。此句指耳畔聽到斷鴻悲鳴之聲。
3. 舊遊追薊北:舊遊,昔日的遊歷。追,追憶。薊北,河北省。林占梅年少時曾隨岳父黃驤雲北上京師任職。此句指因聽到斷鴻悲鳴和看到叢菊盛開,而想到年少北上壯遊的回憶。
4. 僻處困瀛東:僻處,偏僻的地方。瀛東,指臺灣。此句指林占梅自認為困在偏僻的臺灣島上,有志難伸。
5. 債與年俱積:積,增加、累積。此句指自己年漸長、債漸多。
6. 才隨境並窮:窮,窮困、匱乏。此句指自己的處境愈來愈窮困,而才華在逐漸消失之中
7. 幾多幽抑事:幾多,幾許多,許多的意思。幽抑事,不向人吐露,暗自壓抑住的煩慮事情。
8. 抒寫向吟筒:抒寫,抒發書寫。吟筒,詩筒,藏放詩稿的地方。
9. 戎馬親經後:戎馬,兵馬,比喻戰亂。親經,親自經歷。
10. 薪勞累病軀:薪勞,疑為「辛勞」的訛寫。累,拖累、加重。病軀,病體、生病的形骸。
11. 毀家寧左計:毀家,捐出所有家產。寧,寧是?左計,不適當的策畫。
12. 報國效前驅:報國,報效國家。效,效力、盡力。前驅,在前引導的人。
13. 我自輸人吝:我自輸,指我自毀家輸財。人吝,他人吝於此舉,不願輸財。
14. 人咸笑我愚:咸,全部。笑我愚,笑我輸財報國之舉是愚笨的行為。
15. 年來吟詠癖:年來,經年以來、這一年來。吟詠癖,沉溺於作詩的癖好之中。
16. 清興敗催租:清興,指作詩的雅興。此句指因催討田租這種俗務,使自己做詩的雅興敗減。
(陳家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