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酒1生番2婚宴羅3,雙攜崔嫂與沙哥4。鼻簫5吹裂前峰月,齊叩銅環6起跳歌。
【題解】
本組詩為七言絕句,收入《周教喻遺詩》。〈臺灣竹枝詞〉將臺灣海洋、氣候、地景、物產、節令、人文等,一一點明,堪稱簡明版的臺灣小百科。其中第十二首提到臺灣原住民在清末,仍有漢化不深的「生番」。生番指未經朝廷的教化、納稅服勞役的化外之民。清代原住民依漢化程度分為「熟番」、「化番」與「生番」三類型。此詩可見清代官員對漢化不深的原住民的生活、娛樂與裝扮等文化,極富好奇心。
本詩內容描寫臺灣原住民對於結婚典禮的慶祝情況,尤其對於歌舞音樂、飲酒祝賀的歡愉盛況,從詩作中表現出來。作者援典白居易詩句「何似沙哥領崔嫂」,強調母系社會為主的原民部落,是以女方家族為主軸。異於漢人的父系社會。而「鼻簫吹裂前峰月」更是點出從夜晚到黎明的徹夜慶祝。短短四句,反映了臺灣原住民的婚典習俗,與母系社會傳統。
【作者】
周長庚(1847-1892)
【注釋】
1.賀酒:為慶祝的酒宴。
2.生番:即未經漢化,不服清政府管轄,不納稅不服勞役的原住民。大多為高山族。
3.婚宴羅:張羅婚禮宴席。
4.崔嫂與沙哥:典出《楊六尚書新授東川節度使,代妻戲賀兄嫂二絕》「何似沙哥領崔嫂」。沙哥,指楊沙哥,為唐代楊汝士的小名。元和四年(809)進士,又登博學宏詞科。大和三年(829年)七月,以本官知制誥。牛僧孺、李宗閔相繼拉攏他,引為中書舍人。長慶元年為右補闕。開成元年(836年)七月,官兵部侍郎,出鎮東川,改為吏部侍郎,官至刑部尚書。有詩名。其妹為白居易妻楊氏。崔嫂為楊汝士妻。崔嫂與沙哥,在此代稱姻親的妻舅與姻嫂。
5.鼻蕭:即鼻笛。徐珂《清稗類鈔‧音樂‧鼻蕭》:「臺灣番人截竹為管,竅四孔,長可尺二寸,通小孔於竹節之首,按於鼻橫吹之,高下清濁,悉中節度,蓋亦可諡為洞簫也。未婚者曰達,至夜,吹行社中,番女聞而悅之,則引與共處。」
6.銅環:即銅製的環。臺灣原住民有配於手臂上或是當成穿鼻、穿耳的裝飾品。
【延伸閱讀】
1.佚名〈生番歌〉,《噶瑪蘭廳志》。
2.柯培元〈熟番歌〉,《噶瑪蘭廳志》。
3.黃逢昶〈臺灣竹枝詞〉,《臺灣生熟番紀事》。
(王嘉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