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於東臺灣旅次無聊,每借酒消愁,慨古制之未湮,憑天演之凌替,與吾島之鄉土色異。侏離怪奇,劇可愕笑。因列其類,以竹枝譜之,使世人知荒裔之風俗人情,大底如斯也。)
數壺米酒1一蕃牛。矮屋2筵開鬧不休。知是社南3新嫁妹。脛4纏瑪瑙合紅綢。(其十一)
架廚5幾座任塵侵。半賣檳榔半賣金。門外招徠6多顧客。歡談國語7雜蕃音8。(其三)
相逢恨晚9效顰10多。尊敬人名喚作哥。棖觸11不文還不武。一家致富娶蕃婆12。(其六)
【題解】
本組詩為七言絕句,發表於昭和14年(1938)年5月15日《風月報》64期。為作者王養源移居臺東所觀覽當地民間風俗人情的見聞書寫,臺東地區族群甚為複雜主要有卑南、阿美、排灣等族群,日治時期臺灣東部漸次開發,特別是語言、風俗昭顯原住民獨特的族群文化,特色分明。由於時代變遷打破過去臺東的封閉型態,統治者(日本人)、漢人的帶入異於時代新風,在社會交流互動下,原住民的文化、生活也呈現交融混合面貌。選詩其十一,指出原住民部落中,嫁娶飲酒、屠牛宴會的情形及嫁娘的妝扮展現原住民傳統婚姻風俗的樣貌。其三,描寫商人作買賣雜沓的人群市況,本詩中描述商人買賣貨物有檳榔與「賣金」,而招徠顧客交易來往其中,國語、番語交雜的情形,反映市中的族群複雜。其六,一二句說明民間互動「稱兄(哥)」的情況,第三、四句乃作者之感受其人不文亦不武的形象,卻以迎娶「蕃婆」致富的時風。本詩反映的人物非為蕃人,而是指當地國人(日人或漢人)娶蕃婦的寫照。
【作者】
王養源(?-?),號哭厂,又署湘魂、鳴東。彰化鹿港人詩作經常發表在《風月報》。鐘樓則創自昭和4年(1929)秋,由聚鷗吟社主幹王養源、施瀧如等所共設者。曾於鹿港創「香芸吟社」,專門教授女弟子。昭和4年(1929)己已上元佳辰,設帳于玲瓏閣,當時有三十餘名學生,其中女弟子能詩者黃碧珓等數名,每當十五夜,柬邀大治、聚鷗,潮社等諸社的詩友,齊聚一堂,盛開擊鉢。王養源昭和8年(1933)初春時,被人構陷,下獄十日,志節不屈,詩社從此解散。後遷居臺東,為「寶桑吟社」社員。著有《夢寄樓詩集》。
【注釋】
1.米酒:指臺灣原住民自製的一種酒,東臺卑南與阿美族治酒通常以小米為材料故稱。
2.矮屋:矮小的房屋,此言指蕃民的房屋。
3.社南:指臺灣原住民中卑南族的卑南八社之一,南王部落(又稱Puyuma普優瑪部落)
4.脛:小腿,從膝蓋到腳跟的一段。
5.脛纏瑪瑙合紅綢:小腿,從膝蓋到腳跟的一段。
6.架廚:置理貨物的架子與廚櫃。
7.半賣檳榔半賣金:
8.招徠:招納、收羅;吸引兜攬,指對顧客。
9.國語:此應指日語。
10.蕃音:原住民的口音。
11.相逢恨晚:形容一同如故,意氣極其相投。
12.效顰:刻意模仿別人。
13.棖觸:音ㄔㄥˊ ㄔㄨˋ,感觸。
14.蕃婆:通常指成年的原住民女子,民間在用詞上「蕃婆」頗有輕視原住民婦女的涵意。
【延伸閱讀】
1.施梅樵〈癸酉(1933)閏夏五下浣題扇寄王養源臺東〉,《鹿江集》。
2.胡傳〈勸民四字諭示〉,《全臺詩》第拾冊。
3.施梅樵〈遊東臺偶成呈諸詞客二首〉,《詩報》第二百九十九號,「詩壇」欄,1943年7月12日。
(邵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