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生久懼楚人箝1,藏尾藏頭二紀淹2。髮短忽驚城旦3酷,令輕猶比路灰嚴4。山中夏馥緘鬚去5,稷下淳于努目瞻6。匿跡時將形影問,余顱何術葆鬑鬑7。
【題解】
本詩為七言律詩,收入《全臺詩》第拾柒冊。洪繻自視為漢族遺民,當殖民政府強制人民斷髮,而大多數民眾只好配合之時,更讓他對於當局感到灰心和不滿,激發他對於舊時代的眷戀和堅持,陸續寫下〈厲行斷髮散足事感詠〉、〈再為厲行斷髮詠〉、〈逃剪髮感詠〉,儘管後來日本人被剪去髮尾,他仍繼續留髮,並作有〈蓄髮詩〉,足見詩人對於眼前所謂的新政或新文明,其不屑一顧的堅強意志力和行動力。詩人認為日本為蠻夷之邦,中國自古有「華夷之分」,剪髮即是放棄正統,向番邦投降,茲事體大,儘管民眾迫於無奈,逐漸配合法令,但詩人一直採取不合作態度,堅持不剪髮,甚至連服裝,也維持寬袖長袍的清國服飾。本詩應作於1919年,描寫自己為了逃避剪髮,躲躲藏藏24年之久,為了維護法統,向古人師法,勉勵自己,捍衛華夏血統。
【作者】
洪繻(1867-1929)
【注釋】
1.穆生久懼楚人箝:喻招致殺身之禍。典出《漢書》卷36〈楚元王列傳〉,楚元王劉交敬重穆生,常設醴以待;及其子劉戊即位,忘記設醴。穆生退曰:「可以逝矣!醴酒不設,王之意怠,不去,楚人將鉗我於市。」後以「楚人鉗」、「楚鉗」喻殺身之禍。
2.二紀淹:紀,十二年為一紀。二紀,二十四年。淹,停留。意謂我為了要逃避剪髮,已經躲躲藏藏二十四年了。
3.城旦:秦漢時強制男性罪犯服勞役的一種刑罰,勞動範圍廣泛,包括築城工事或製作器物等,是秦漢勞役刑中最重的一級。
4.令輕猶比路灰嚴:灰,塵土。嚴,殘酷。意謂在日本人看來剪髮只是一件小事,但對於詩人而言,剪髮比叫他去服勞役忍受風吹雨打,還要殘酷。
5.山中夏馥緘鬚去:夏馥,東漢陳留人,受黨錮之禍牽連,殃及親友,故剪鬚塗炭,改名換姓,六親不認,遁入山中,直到卒年。緘,音ㄐㄧㄢ,封閉。意謂學習東漢夏馥為了不連累親友,躲避追捕,隱姓埋名,依然作自己。
6.稷下淳于努目瞻:稷下淳于,淳于越,戰國時齊國博士,秦朝時曾任僕射,直言強諫秦始皇師法古人,阻止焚書坑儒,最後惹來殺身之禍。努目,生氣時兩眼張得大大的樣子。意謂堅持做對的事,要像淳于越這樣,捨身取義,雖千萬人吾往矣。
7.葆鬑鬑:葆,隱藏、掩蔽。鬑鬑,音ㄌㄧㄢˊ ㄌㄧㄢˊ,鬢髮疏長的樣子。意謂在躲避盤查之時,常被問到,為何有辦法堅持留髮到這個時候?
【延伸閱讀】
1.王炳南〈送吳乃占君東京觀光〉,《臺灣日日新報》,1910 年12 月19 日。
2.張德明〈長男耀堂剪髮有感〉,《全臺詩》第貳拾壹冊。
3.陳紹年〈剪髮有感〉,《全臺詩》第拾壹冊。
(王惠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