糕餌炊成正月天1,春盤流盡老饕涎2。香甘好下屠蘇酒3,片片山妻手自煎。(其二)
甜糕熟後供神前,春日人家處處然。東國4也傳新節物,饅頭5個個大於拳。(其三)
【題解】
本組詩為三首七言絕句,收入《全臺詩》第貳拾壹冊。據考證該作寫於大正元年(1911),作者註云:「無悶草堂擊缽吟。元宵後一夜,偕鄭汝南、黃旭東、林載昭,並主人林癡仙作。」
作者以臺灣迎接舊曆年節,以象徵步步高升之意的一種傳統食品「年糕」,來說明臺灣新年的吃食習慣。年糕在早期原是除夕夜時用來祭神及供奉祖先,其後漸漸成為一種春節食品。年糕通常在農曆12月25、26先用糯米研磨成米漿後,再裝入圓形容器內炊熟。其口味有加入砂糖、紅豆等製作成甜味的,稱甜粿;另有加入蘿蔔或油蔥酥、或豬肉末的鹹粿。製作好年糕,在祭拜前需放涼塑形,待祭祀後,要吃食前才拿出切片,或煎或裹粉油炸。其一詩說明年糕的滋味與吃食的時節;其二詩中不僅以「炊」字點出年糕的製作方法、口味。剛炊好的年糕香味四溢,聞到香味的家人莫不流下了口水,可是年糕在炊好後,需放涼,「片片山妻手自煎」則點出在吃食前才拿出切片煎炸的特色。其三首句「甜糕熟後供神前」點出年糕處理好後,需先供奉在神桌上祭祀的習俗,末句並與韓國過年吃饅頭討其美好圓滿之意,來凸顯臺灣人正月過新年吃年糕的方式與諧音,祈求一家人年年如意的習俗特色。
【作者】
傅錫祺(1872-1946),字復澄,號鶴亭、大樗,臺中潭子人。光緒19年(1893)秀才。日本統治初期原擔任塾師維生,明治32年(1899)兼任《臺灣日日新報》通信記者。明治34年(1901)應聘為臺中《臺灣新聞》記者,至大正7年(1918)止。明治卅九年(1906)加入臺中「櫟社」,大正6年(1917)接替賴紹堯擔任「櫟社」社長一職,至戰後1946年去世為止,擔任該社社長時間長達三十年之久。其分別為櫟社創立三十、四十週年時撰寫《櫟社沿革志略》、《增補櫟社沿革志略》,另於民國56年(1967)曾出版《鶴亭詩集》。近年,其日記再度被挖掘出土,由其作品與日記,可見證日本統治臺灣之時局與櫟社之興衰。
【注釋】
1.糕餌炊成正月天:年糕是臺灣迎接新年節的一種傳統食品,因為是在過年時製作的食品,就把它叫作年糕。另外稱其年糕是取「年高」的諧音,帶有吃年糕會年年高昇之意。這種高昇是對收入、職位或小孩子一年比一年高的象徵。這句詩說明正月吃食年糕的時節與以「炊」點出製作的方法。
2.涎:音ㄒ一ㄢˊ。唾液、口水。
3.屠蘇酒:一種酒。以屠蘇、山椒、白朮、桔梗、防風、肉桂等藥草調製而成。相傳於陰曆正月初一,家人先幼後長飲之,可避邪、除瘟疫。
4.東國:指韓國。
5.饅頭:韓國迎接新的一年,最重視就是年夜飯。其飯菜要求要遵循傳統,而且得靠媳婦親自製作。比如要煮「五穀飯」、要做「打糕」,包韓式「饅頭」、「餃子」。這些食物都是象徵祈願與包含新年美好祝福的食物。傅錫祺取其吃象徵美好圓滿的「饅頭」與臺灣吃「年糕」取其步步高升之意相比擬。
【延伸閱讀】
1.林逢春〈臺灣節序故事雜詠新正之年糕〉,《三六九小報》第二百六十五、二百六十六號,1933年2月26、3月1日。
(薛建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