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難百歲,永續者子孫。膝下有兒女,各已畢其婚。震一索得男(女公子燕生弄璋),巽亦一索女(令郎京生弄瓦)。幾日兩作公,好音傳逆旅1。長房倘縮地2,定抱以兩手。他時解弄鬚3,左宜還右有。憶我初得孫,早公4恰十年。一聞呱呱聲,幾至忘食眠。人情大抵同所欲,無人不願盛其族。蔓根眼看茁孫枝,快哉將老未老竹。
【題解】
本詩為五言古詩,收入《全臺詩》貳拾壹冊。傅錫祺本身是位相當重視家族情感之人,可看出傅氏個人對於生命有所延續不凋零,家族子孫興旺的感受。根據作者註「為小魯同社作」來看,本詩是為櫟社社友吳子瑜晚年兒子、女兒各自生子時間相近,而同時得兩孫之事,所寫下的慶祝之語。從詩中可以看出傅氏對好友吳子瑜晚年得孫美事之讚許;另一方面也可看出傅錫祺對吳氏家族繼續開枝散葉之喜感到高興。透過友朋孫子出生,想像著好友頂著花白的兩鬢含飴弄孫的情景,不覺為好友感到人生有所得之欣慰。本詩透過傅錫祺對吳子瑜晚年含飴弄孫的祝福,不僅傳達出臺灣人對於家族香火有子孫可延續,且多子多孫多福氣的想法,也有一種自己完成承先啟後使命欣慰之感。
【作者】
傅錫祺(1872-1946)
【注釋】
1.逆旅:旅店,指好消息被四處傳誦。
2.縮地:縮,音ㄙㄨˋ。相傳東漢時費長房有神術,能收縮土地,將千里外的景物展現眼前。這裡是指傅錫祺原配已仙逝,故在另一個世界關照著子孫。
3.弄鬚:鬚,生在下巴或嘴邊的毛。弄鬚,指年紀大嘴邊長了鬍鬚,抱孫時被孫子撥弄嘴邊的鬍子。
4.公:指小魯,即吳子瑜(1885-1951),字少侯,號小魯,台中東勢人。父吳鸞旂,光緒年間監生,曾參與興築台灣建府工作,日治以後被命招安委員,而後曾任台中縣參事、台中廳參事。家境優渥,大正初期赴北平、上海經商,1921年因父喪返台,1935年舉家遷居中國,後約於同年返台。除於中國營商外,1936年於台中建築「天外天劇場」、曾被選任為台中市協議會員,也是大東信託會社的重要股東。1926年加入「櫟社」,常招於詩友「東山別墅」舉辦吟會,此後櫟社多次雅集便於此舉行;又創立有「怡社」,也是台中「樗社」、「東墩吟社」的社員。生平所撰詩作,今日尚未見詩集刊刻,多散見於各報刊。
【延伸閱讀】
1.章甫〈示兒孫〉,《全臺詩》第參冊。
2.鄭家珍〈十二月廿四日抱孫志慶〉,《全臺詩》第拾陸冊。
3.傅錫祺〈喜宗俊曾孫周歲〉,《全臺詩》第貳拾壹冊。
(薛建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