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疆界閩1粵2,山海3納汙垢4。其人多亡業5,剽掠6因時有。此輩鬼蜮7為,或為饑寒誘。緩則蔓難圖8,急則鋌而走。除惡固務盡,原情9亦當剖10。朝廷哀窮黎11,意在別良莠12。莠者殲13厥魁14,良者勉其後。此風有衰息15,豈必多擊掊16。偶施法外仁17,冀18挽逋逃藪19。
【題解】
本詩為五言古詩,作者為唐贊袞,唐贊袞曾於光緒17年(1891)擔任按察使銜分巡臺灣兵備道的官職,之後又曾兼任臺南知府。本詩內容敘述臺灣盜賊之風猖獗,經常造成社會動盪不安,當時盜賊身分多半為閩粵移民,雙方經常因為開墾土地的利益而發生糾紛,進而產生族群認同的仇恨意識,甚至擴大事端、爆發衝突,造成閩粵雙方激烈械鬥,進而演變成濫殺無辜百姓的戰禍。
由於唐贊袞身為四品的臺灣兵備道,是當時臺灣官階最高的文官,保境安民為其主要職責。當盜風發生時,唐贊袞即命令各屬徵求協助破案的線民,因此捕捉盜賊大有斬獲,大約誅殺了數十人。然而亦有受到盜賊牽連而被捕者,唐贊袞均給予悔罪自新機會,不忍心定罪以法處置。詩中充滿統治者以仁心感化刁民的安撫心態。
【作者】
唐贊袞(?-?),字韡之,湖南善化人。光緒17年(1891)權臺澎道兼按察使,後補用臺南府知府。在臺近四年,勤政愛民,振興文教,頗受好評。中日甲午戰起,因澎湖失守,清廷以其卸職規避,下令革職,黯然離臺。唐氏頗留心臺南治安,處理叢集牘案,以防牽連濫禁;懲治臺南巨盜鄭尚,大悅民心。為鼓勵學風,儲資以為書院經費,並選刻「海東課藝」,教諭學子,開啟文風;與臺島雅士施士洁、許南英、丘逢甲時有詩歌往返,連橫《雅言》載其嘗輯其與詩友唱和之作-《澄懷園唱和集》。贊袞甫來臺之初,入境問俗,涉覽群書,以其所見,證之所聞,一一筆誌而論列之,成《臺陽見聞錄》一書,舉凡建制、洋務、行政、水利、文教、防務、風土、無不悉備,為考臺灣文獻者所取資。另有作品集《唐韡之先生全集》,其中《臺陽集》專收在臺吟詠之作,在臺創作之駢文、銘、贊另收於《鄂不齋集》。
【注釋】
1. 閩:中國古代少數民族之一,族群分布於福建省與浙江省東部。本詩指來臺的閩籍移民。
2. 粵:廣東省的簡稱,本詩指來自廣東的粵籍客家移民。
3. 山海:指荒遠偏僻的地方。
4. 汙垢:骯髒汙穢的東西。本詩指藏居於荒遠偏僻地區的閩粵盜賊。
5. 亡業:指無工作而遊手好閒。
6. 剽掠:音ㄆㄧㄠˋ ㄌㄩㄝˋ,搶劫掠奪而擊殺。
7. 鬼蜮:蜮,音ㄩˋ,妖怪,原指害人的鬼與妖怪。本詩指殘害百姓性命的盜賊。
8. 蔓難圖:即「孳蔓難圖」之意,意指惡事要及時剷除,不能讓它蔓延開來,而不可收拾。本詩指擒賊要及時,不能令其勢力擴大。
9. 原情:推就事情的本源。
10. 剖:原指破開,本詩指分析盜賊為惡的原因。
11. 窮黎:貧苦的百姓。
12. 良莠:莠,音ㄧㄡˋ,原指好與壞,本詩「良」者,指受到牽連而為盜賊,其情有可原;本詩「莠」者,指罪大惡極的盜賊。
13. 殲:音ㄐㄧㄢ,殺盡。
14. 厥魁:魁,首領。本詩指兇狠強悍的盜賊。
15. 衰息:衰而止息。
16. 擊掊:掊,音ㄆㄡˊ,擊倒。本詩指盜賊之熾風終究會止息,難道一定都要全數殲滅嗎?
17. 法外仁:即「法外施仁」之意,本詩指在法紀之外,給予寬大的處置。
18. 冀:音ㄐㄧˋ,期待。
19. 逋逃藪:逋,音ㄆㄨ,藪,音ㄙㄡˇ,指藏匿逃亡者的地方。
【延伸閱讀】
1. 劉家謀〈海音詩〉一百首之四九,《全臺詩》第伍冊。
2. 李長庚〈盜賊〉,《全臺詩》第參冊。
3. 林樹梅〈巡山即事〉,《全臺詩》第肆冊。
(陳鍾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