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流溪陷軌途傾,軋1斷車翻大刼生。禍及旅人災滅頂,笨津2千古恨難平。
【題解】
本詩為七言絕句,收入《詩報》312號。日治時期,臺灣糖業鐵路有幾條重要通車路線,其中嘉義到虎尾的「北港線」,乃由北港至嘉義的「嘉義線」,加上北港到虎尾的「北港線」兩段路線相連而成。自明治44年(1911)通車以來,一直是交通運輸的黃金路線。昭和17年(1942),北港溪橋(現名復興鐵橋)因豪雨侵襲而遭大水沖毀,橋毀之時,正好有列車經過,不幸翻落溪中,造成數十人死傷。此詩描述的正是日糖「北港線」的重大交通事故。全詩文字質樸,開頭先描述溪水暴漲,沖陷北港溪橋導致列車翻軌,造成重大災難。詩人在最後特以「笨津千古恨難平」,形容此次事故之慘,足見事發當時所造成的震撼力。北港溪橋斷橋後,一直要到1951年才修復,命名「復興鐵橋」,列車也恢復行駛北港。以此來看,當時的這起意外事件,除傷亡慘重外,影響也十分深遠。
【作者】
吳力
【注釋】
1. 軋:音ㄧㄚˋ,碾也。
2. 笨津:笨港,即北港。
【延伸閱讀】
1. 洪繻〈紀災行〉,《全臺詩》第拾柒冊。
2. 洪繻〈暴雨險漲紀事〉,《全臺詩》第拾柒冊
3. 許夢青〈災民嘆〉,《全臺詩》第拾玖冊
(余育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