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陽雜詠八首選二
拱鼠1曾名麴2,蹲鴟3藉作糧。潮魚4驚海熟5魚隨潮大上,名曰海熟,火鹿6憫番荒7鹿為獵火驚散,名曰番荒。檨8擣蓬萊醬9檨字始見於鄭樵《通志》,俗名番蒜。用糖醃之,曰蓬萊醬,椰10 傾沆瀣11 漿椰子大如瓜,剖之,有清液可椀許,名曰椰酒。病來煩米卦12俗尚巫,病,輒延客子師攜撮米占之,曰米卦,三保13有遺薑14相傳明三保太監至臺所植薑,可療百病。(其四)
漸習殊方15 俗,何辭過海門16。吉凶占雀語17蓽雀番名,在每出獵,聽雀語以占吉凶,更鼓18聽鳩19鳴白鳩能知氣候,名知更鳥。鐵樹20珊瑚細,金莖21蛺蝶輕鐵樹花如珊瑚,金莖花俗名金絲蝴蝶,二花番女多簪之。郵亭22欣遠眺,雲腳23畫新晴雲腳,如畫家繪水石,其下橫染一絲如界者是也。雖濃雲靉靆,有腳可見必不雨。(其七)
【題解】
本組詩為五言律詩,收入《全臺詩》第參冊。 「臺陽」是指臺灣。此兩首為孫爾準描寫臺灣風土習俗、名物與農漁作物的詩作。第一首提到 「鼠麴草」、「芋頭」、「潮魚」、「鹿」、「檨」、「椰」、「薑」以及第二首提到的「雀」、「鳩」、「鐵樹」、「金絲蝴蝶花」等,均是當時臺灣特有的農作、動物與漁業資源,並述及當時原住民狩獵的風俗習慣,也描寫臺灣特殊的占卜習俗,臺灣民間著名的占卜方式有「米卦」以解病因,以及原住民狩獵前以「占雀語」來論吉凶。此兩首詩所述臺灣名物豐富細膩,是典型的臺灣竹枝詞。
【作者】
孫爾準(1770-1832),字平叔、萊甫,號戒庵,江蘇無錫金匱人。嘉慶10 年(1805)進士,選翰林院庶吉士,授編修。嘉慶19 年(1814)知福建汀州府。道光元年(1821)調廣東布政使,升安徽巡撫。道光3 年(1823)任福建巡撫。道光4 年(1824)巡視臺灣,奏請於彰化、嘉義間,開五條港口岸,於噶瑪蘭開烏石港口岸。又移鳳山縣府於興隆里,嚴禁漢人強佔番田。道光6 年(1826)5 月,彰化械鬥,爾準親駐廈門,遣將分往彰化、淡水搜山圍捕,復渡海督剿。不久又有「番割」滋事,事平,詔加太子少保,賞戴花翎。道光11 年(1831)以病乞休。隔年卒,贈太子太師,謚「文靖」,入祀福建名宦祠及鄉賢祠。
【注釋】
1. 拱鼠:別名黃鼠。
2. 麴:音ㄐㄩ ˊ。本詩「拱鼠曾名麴」意指鼠麴草。鼠麴草是菊科鼠麴草屬,二年生草本植物,別名「無心草」、「佛耳草」、「母子草」等。鼠麴草的嫩葉是清明節製作糕點的原料之一,又稱「清明草」。臺灣民間常將鼠麴草研磨之後,揉進糯米中,製成「草仔粿」食用。
3. 蹲鴟:音ㄉㄨㄣ ㄔ,即芋頭,因形狀有如蹲伏的鴟,故稱名。「鴟」原作「鷗」,形近而誤。芋頭為天南星科芋屬植物,球狀地下莖可食用或可入藥。臺灣中部的大甲與南部甲仙是知名產地,民間以芋頭製作的糕點小吃眾多,是廣受大眾喜愛的食物。本詩「蹲鴟藉作糧」意指以禽鳥之名假借為糧作「芋頭」之別稱。
4. 潮魚:隨著海潮逆流而上的魚。
5. 海熟:大量的潮魚隨著潮水逆流而上。意指漁獲甚豐的景象。
6. 火鹿:臺灣早期原住民以鹿為糧,以獵火捕鹿的方法。
7. 番荒:臺灣早期原住民常捕鹿為生,鹿因獵火而驚散。
8. 檨:音ㄕㄜ,俗稱芒果。「檨」的別名有「番檨」、「香檨」、「香蒜」、「檨子」等,臺灣玉井為芒果著名的盛產地。
9. 蓬萊醬:根據王必昌《重修臺灣縣志》記載,芒果肉以糖醃製,稱為「蓬萊醬」。
10. 椰:棕櫚科椰屬的大型植物,是熱帶地區常見的作物。椰子是椰樹的果實,果實外層為堅硬的椰殼,剖開椰殼,殼內含有清澄的椰汁與白色的椰肉可食用,椰汁發酵後可成椰子酒。
11. 沆瀣:音ㄏㄤ ˋ ㄒㄧㄝ ˋ,原指「露氣」。意謂椰汁椰漿,或意指椰子酒。
12. 米卦:米卦是五術(山醫命相卜)的一種,與金錢卦、靈龜卦、梅花易數齊名。米卦的占卜方法是以一千零八十顆米粒置於圓缽作為占卜的神器,占卜時,先恭請諸天眾神佛,再稟告問事者的基本資料與占卜之事,然後以食指與拇指隨意抓起米粒共三次,每次以得米粒數,占得卦象以論吉凶。
13. 三保:明代鄭和(1371-1433)。鄭和本姓馬,名三保(三寶),明永樂2 年(1404)因靖難之役有功,獲得明成祖朱棣賜姓鄭,改名鄭和。後升為內官監太監,因此又稱為三保太監。在中國航海史上,鄭和七次下西洋為著名事件。
14. 遺薑:薑科薑屬,臺灣宜蘭、南投以栽種嫩薑居多;臺東、嘉義、雲林、花蓮則以栽種老薑較多。薑的用途甚廣,在食用上,可生食、醃食、醬漬與薑糖加工等;藥用則發汗除風的效用,可治療風濕疼痛、袪痰、消瘀、健胃等。根據乾隆年間范咸《臺灣府志》記載,鳳山縣有三保薑。本詩「三保有遺薑」意猶「薑」相傳是由鄭和所植。
15. 殊方:異鄉。
16. 海門:海口,河流入海之處。
17. 占雀語:即原住民的鳥占。占卜在原住民的生活地區極為普遍,每當出草、出征、狩獵、祭祀、開墾等重要大事之前,必先占卜以問吉凶。鳥占方法是以鳥的鳴叫與飛翔方向來判定。根據《嘉義縣志》記載鄒族鳥占,出獵當日,首領於途中鳥占,鳥聲愉快有節者為吉,聲長音悽者為凶,則停止狩獵。
18. 更鼓:報更的鼓聲。
19. 鳩:音ㄐㄧㄡ,即知更鳥。背及頸部赤褐色,額喉皆黑,腹下白色,雌體色稍淡,鳴聲清越。
20. 鐵樹:常綠灌木,高約1 公尺,俗名「鳳尾蕉」。原產地在中國、日本、琉球。鐵樹花雌雄異株,雄花與雌花均呈長圓錐狀,如同毬果,或言如珊瑚狀。
21. 金莖:又名「葉金草」。本詩言「金莖花」,又名「金絲蝴蝶」。根據乾隆38 年(1773)朱景英《海東札記》記載,金絲蝴蝶,花黃片紅點,多鬚,如舞蝶,一名金莖花。
22. 郵亭:古時傳遞文書的人沿途休息的處所,或言「驛館」。
23. 雲腳:作者自注:「如畫家繪水石,其下橫染一絲如界者是也。雖濃雲靉靆,有腳可見必不雨。」即低垂的雲,意謂陽光從雲腳處透露而出。
【延伸閱讀】
1. 孫元衡〈蝴蝶花樹〉,《全臺詩》第壹冊。
2. 施鈺〈暮雨聞鳩〉,《全臺詩》第伍冊。
3. 劉獻池〈知更雀〉,《全臺詩》第拾肆冊。
(王惠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