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開燕剪慣騎牛1,弱羽依人性自柔2。
鳶攫鷄雛來復去3,牧童翹首喚烏秋4。
是鳥不畏人,常止牛背,形如八哥,純黑色,而尾稍長,無毛冠尾雙叉如燕剪。遇鳶來,則飛上鳶首而啄其目,故凡鳶來攫鷄雛,婦孺皆大呼烏秋以嚇之。
【題解】
本詩為七言絕句,收於《悶紅小草》。大卷尾,臺灣俗稱烏秋,是臺灣特有鳥種,體長約30 公分,全身黑亮有光澤,尾羽分岔並且上翹,形狀像魚尾,飛行流暢優美,臺灣平地均可見其踪跡。賴惠川這首詩歌詠烏秋,平日不畏懼人,而且跟人、牛相處得很好,但烏秋生性好鬥,尤其在產卵及養育雛鳥時,經常追逐其他鳥類或靠近鳥巢的其他生物,體型雖小,但也不怕大型鳥。詩註中對於臺灣慣見的烏秋鳥有相當傳神的描寫。
【作者】
賴惠川(1887-1962),見〈樟〉。
【注釋】
1. 雙開燕剪慣騎牛:燕剪,指烏秋尾羽像燕子一樣分岔。騎牛,指烏秋常停佇於牛背上。
2. 弱羽依人性自柔:依人,指不畏懼人。性自柔,指烏秋的性情和順。
3. 鳶攫鷄雛來復去:攫,用爪抓取。鷄雛,小鷄。
4. 牧童翹首喚烏秋:翹首,指抬頭。喚,呼喚。
【延伸閱讀】
1. 賴惠川〈新詩〉,《續悶紅墨屑》。
2. 賴惠川〈竹枝詞〉,《悶紅墨屑》。
(陳家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