須彌山1北水晶宮,天開圖畫自璁瓏2。不知何年飛海東,幻成三箇玉芙蓉3。莊嚴色相儼三公4,皓白鬚眉冰雪容。夾輔日月拄5穹窿6,俯視眾山皆群工7。帝天不許俗塵通,四時長遣白雲封。偶然一見杳8難逢,唯有霜寒月在冬。靈光片刻耀虛空9,萬象清明曠10發蒙。須臾11雲起碧紗籠,依舊虛無縹緲12中。山下螞蟥13如蟻叢,蝮蛇14如鬥捷如風。婆娑15大樹老飛蟲,攢16肌吮血斷人蹤。自古未有登其峰,於戲17!雖欲從之將焉從。
【題解】
本詩為七言古詩,收入《全臺詩》第壹冊。玉山位於臺灣中央山脈,主峰高度為海拔3952公尺,是臺灣的屋脊,東北亞第一高峰。由於比日本聖山富士山更高,日治時期總督府因此於明治30年(1897)6月將「玉山」更名為「新高山」。民國74年(1985)成立「玉山國家公園」。
本詩寫玉山長年為雲霧所封,難得一見,冬月霜寒時,萬象清明,才偶一露臉,雲一起,又隱入虛無縹緲中。表達出對玉山的頌讚,也對自己不知如何登上玉山深表遺憾。陳夢林另有〈望玉山記〉一篇,寫玉山在陽光照耀下的晶瑩之美。
【作者】
陳夢林(1670-1745),字少林,福建漳浦人。諸生。其父因時亂轉徙潮州,母生夢林二歲而卒,故自幼寄居於僑寓潮州的浙人林雄處。林雄對他既養且教,以至於成人,因此他自名為夢林。少年發憤讀書,稍長留心經世之學,學習兵事。康熙55年(1716),諸羅縣令周鍾瑄知其曾經編修漳州及漳浦郡縣兩志,具有豐富修志經驗,因此敦聘纂修《諸羅縣志》。先生博覽周諮,熟稔諸羅之地利、風土、人情而後寫成,後人如謝金鑾、連橫等皆許為臺灣方志中之第一。康熙60年(1721)朱一貴事件,總兵藍廷珍向其詢問對策,他上書制府滿保,請轉移陣地至廈門。後提督施世驃由南、北、中三路進征臺灣,又力陳南路海道險惡,舟不能泊,應會於澎湖。朱一貴事件平定,立即被聘入提督幕府,規畫事機,搜捕朱一貴餘黨,當時縣官並未到任,一切事情都由幕府作決策,是以更見陳氏之功。日後敘功,竟嚴拒而歸,不提在臺之事,廉潔如此。雍正元年(1723)欲以夢林應召舉孝廉,辭謝不往。同年再遊臺灣,數月之後離去。卒年七十六。著書五種,其中《臺灣遊草》、《臺灣後遊草》、《遊臺詩》一卷等係遊臺所著。
【注釋】
1. 須彌山:古印度神話中的山名,為佛教所採用,泛指佛教仙山。此喻玉山。
2. 璁瓏:音ㄘㄨㄥ ㄌㄨㄥˊ。明亮潔淨貌。
3. 芙蓉:荷花的別名,後世也用以喻指美女。
4. 色相莊嚴儼三公:色相,佛教指事物的形狀外貌。莊嚴,端莊而有威嚴。三公,古代中央三種最高官銜的合稱,周朝以太師、太傅、太保為三公。意謂外在的樣貌宛如端莊有威嚴古時高官。三個玉芙蓉、三公都是指玉山北、東、主三主峰。
5. 拄:支持,支撐。
6. 穹窿:音ㄑㄩㄥˊ ㄌㄨㄥˊ。指天。
7. 群工:各級執事官吏。
8. 杳:音ㄇㄧㄠˇ。無影無聲,渺茫,高遠。
9. 虛空:天空。
10. 曠發蒙:曠,空闊。發蒙:揭開蒙蓋之物。
11. 須臾:片刻,一會兒。
12. 虛無縹緲:縹緲,音ㄆㄧㄠˇ ㄇㄧㄠˇ。虛幻渺茫,捉摸不定。
13. 螞蟥:水蛭的俗稱。
14. 蝮蛇:蛇頭呈三角形,體色灰褐而有斑紋,口有毒牙,能傷人畜。
15. 婆娑:枝葉扶疏,盤旋舞動的樣子。
16. 攢:音ㄘㄨㄢˊ。握拿,咬取。
17. 於戲:亦作「嗚呼」,感嘆詞。
【延伸閱讀】
1. 章甫〈望玉山歌〉,《全臺詩》第參冊。
2. 林維朝〈玉山觀日出〉,《怡園吟草》。
3. 張達修〈于公逝世周年委員會塑遺像於玉山山頂詩以紀之〉,《醉草園詩集》。
(林翠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