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草沒人作風浪,我御1天風絕頂上。
風吹飛瀑衝石過,霧漫前山殢2雲漲。
老猿攀枝窺行人,怪鳥啼煙弄新吭3。
千年老樹無能名,十丈懸崖陡相向。
下瞰4大海疑幽冥5,仰視天光透微亮。
安得化險為平夷,中外同歌王道蕩6。
【題解】
本詩為七言古詩,收入《全臺詩》第肆冊。草嶺是位於新北市貢寮區遠望坑至宜蘭縣頭城鎮大里之間的山區,早期先民為開發臺灣東北部,曾由淡水廳(今艋舺)到噶瑪蘭廳(今宜蘭)之間開闢「淡蘭古道」,交通兩地十分重要,成為維繫宜蘭地區發展的命脈。草嶺古道便是此遺址中僅存的一段,全長約8.5 公里。現存的「雄鎮蠻煙」摩崖石刻和「虎字碑」都是最佳的歷史見證,同被列為國家三級古蹟,格外具有文化意義。草嶺古道沿途或茂林成蔭,或遼闊海景,景緻優美。早期由於人煙稀少,遊人行走其間,常感到奇險荒涼,尤其芒草茂盛,強風凜冽時節,氣勢尤其懾人。本詩便是描寫出行過草嶺時風衝霧漫,猿窺鳥啼的驚駭,以及通過懸崖大海之後慶幸得生的安然歡喜。頗能生動地表現出早期通過草嶺的緊張。與今日成為休閒勝地的旅遊心情,迥然相別。
【作者】
柯培元(? - ?),字復子,號易堂。山東歷城人。清嘉慶間舉人。善詩文,精金石。道光15 年(1835)任噶瑪蘭廳通判,僅一月即去。離臺後纂成《噶瑪蘭志略》十四卷,記事止於道光15 年(1835),約十二萬餘字,記錄詳瞻。
【注釋】
1. 御:駕駛,操控。
2. 殢:音ㄊㄧ ˋ,滯留。
3. 吭:音ㄏㄤ ˊ,喉嚨。
4. 瞰:音ㄎㄢ ˋ,從高處向下看,遠望。
5. 幽冥:昏暗,陰間。
6. 蕩:廣闊。
【延伸閱讀】
1. 柯培元〈草嶺偃風〉,《全臺詩》第肆冊。
2. 姚瑩〈噶瑪蘭颱異記〉,《東溟文集》
(林翠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