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開眼界極蒼茫1,一上香山快2望洋。月霽3漸連天一色,風狂浪打樹千行。客帆遠水秋如畫,漁火平沙4夜正忙。萬里波濤情萬種,等閒5覓句索枯腸6。
【題解】
本詩為七言律詩,收入《塹城詩薈》。詩題中香山位於現在新竹市香山區,香山區位於新竹市南邊,為新竹市拔高之丘陵地,北面為新竹平原,西面緊臨海畔,丘陵區至海岸線約僅兩、三公里。因此這首詩登高望遠,極目所至,盡是汪洋。此詩描寫夜登香山,所以可以看到月光遍灑海面美景,亦可看漁火點點的景色。此詩造語自然,雖然全詩不用典故,但月色海景,經詩人之筆,如在目前,亦呈現海天遼闊蒼茫的一面,這當然是因為香山地勢較高,並且近海的緣故。
【作者】
陳朝龍(1859-1903),字子潛,號臥廬,竹塹(今新竹市)人。少時以工詩能文而聞名,光緒4年(1878)任東城義塾教席。7年(1881)取進新竹縣學,補廩生,開設靜修書齋於北門後街。教讀之餘,亦加入竹梅吟社,與社員林奕圖、劉廷璧、蔡啟運等詩酒往來,極一時之樂。書齋名為「十癖齋」,蓋其嗜好不止詩、酒而已。光緒13年(1887)擔任隆恩圳長,15年(1889)辦理團練有功,獲六品軍功頂戴。臺灣巡撫邵友廉於光緒18年(1892)計畫纂修通志,獲聘與鄭鵬雲共同擔任新竹縣的採訪工作,兩年後完成《新竹縣采訪冊》。改隸之際,西渡入閩,初居惠安,後遷福州。明治31年(1898)一度與族人陳永泰來臺,不久又返回福州。曾短暫擔任安溪縣令劉威幕客,因故去職,病逝福州。著有《十癖齋詩文集》,已佚。
【注釋】
1. 蒼茫:廣闊無邊的樣子。
2. 快:快意,高興,暢快。
3. 月霽:月色澄朗。
4. 平沙:本指廣闊的沙原,此處指海畔沙灘。
5. 等閒:無端,平白。
6. 枯腸:比喻枯竭的文思。
【延伸閱讀】
1. 陳維英〈香山〉二首,《全臺詩》第伍冊。
2. 楊浚〈香山觀海〉,《全臺詩》第玖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