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海沈迷百鬼嗔1,秋風淒絕稻江2濱。十年牢獄身甘入3,一死輪迴志未伸。黨錮艱危思范滂4,賓筵寥落感陳遵5。中山主義誰能繼,北望神州一愴神。
【題解】
本詩為七言律詩,收入《劍花室詩集》。宜蘭出身的蔣渭水(1891-1931)是近代臺灣史上重要的民族運動者。自幼跟隨秀才張鏡光學習漢文,二十歲進入臺灣總督府醫學校就讀,在校期間曾秘密參加孫文領導之中華革命黨,醫學校畢業後在臺北大稻珵開設大安醫院。大正9年(1920)開始參與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次年與林獻堂等人共同創辦臺灣文化協會。12年(1923)曾遭逢日本警方逮捕繫獄,昭和2年(1927)因文協左傾而退出另組臺灣民眾黨,其後又面對民眾黨的分裂件,但對於向殖民政府積極要求政治社會改革的信念及具體行動從未改變。昭和6年(1931)因傷寒逝世,得年僅四十一。連橫此詩為悼念之作,以范滂的剛直而含冤入獄、陳遵的熱情待客而今儔友俱散,來說蔣氏的生命遭遇。最後以「中山主義誰能繼」總括其一生成就,強調蔣渭水作為臺灣民族運動史上重要的思想啟蒙者,且強調其與中國革命家孫中山先生的密切連結,可惜壯志未酬,英年早逝,徒留無限悵恨。
【作者】
連橫(1878-1936)。見〈迎春門遠眺〉,頁碼待補。
【注釋】
1. 人海沈迷百鬼嗔:嗔,ㄔㄣ,發怒。指當時臺灣被日本殖民,但臺灣民眾卻喪失民族意識,任由日人專權統治。
2. 稻江:指臺北大稻埕,蔣渭水自臺北醫學校畢業後在此開設「大安醫院」,並定居於此。
3. 十年牢獄身甘入:從1923年起蔣渭水因參與「臺灣議會期成同盟會」,遭臺灣總督府逮捕,被判入獄服刑四個月,其後又因參與政治抗爭,遭日方拘捕囚禁多達十餘次,卻都心甘情願。
4. 黨錮艱危思范滂:范滂(137-169),東漢人,曾任光祿勳主事、汝南太守。與李膺、杜密等士大夫對當時宦官亂政的現象不滿,受遭宦官以「黨人」罪名禁錮之,後死於獄中。此句將蔣渭水比作不畏權勢,即使遭禁錮而死亦不畏縮的范滂。
5. 賓筵寥落感陳遵:陳遵,東漢人,每為留客,將賓客馬車上的縺頭投到井裡,後世遂以「陳遵投轄」比喻主人好客。此句將蔣渭水比作熱情好客的陳遵,而今主人已逝,致使盛筵不再。
【延伸閱讀】
1. 蔣渭水〈獄歌行〉,《蔣渭水全集》。
2. 張達修〈輓蔣渭水先生〉,《醉草園詩集》。